配套荒山是指位于城市周边地区的一片山地,通常是因为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造成城市变化,而导致形成的荒山。这些荒山大多是路基、填方、建筑垃圾等人工工程带来的废弃土地,覆盖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环境质量较差。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改善荒山的生态状况,提高周边环境质量。
就是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二)配套荒山:为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尚未承包落实到农户和休耕的坡耕地、丢荒坡耕地、临时坡耕地、轮歇坡耕地。不能是采伐迹地。 珠防林工程 造林地类原则上要安排在公益林区中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是公益林区中的火烧迹地和经批准的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采伐迹地,不能是主伐采伐迹地。
建议:一是国家在下达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任务时,要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可按2:1比例或其它比例安排下达。二是针对象四川盆地区这样,荒山面积小且零星分散的地方,为保证让退耕农户尽造林义务,应允许将荒山造林任务安排在河渠两岸、道路沿线、田地和院宅周围进行带状或块状营造,并计入造林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