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愚园路历史街区 作为上海的文化名片,愚园路通过精细化微更新,保留了历史底蕴,同时引入艺术、设计元素,打造了一个既保留历史风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空间,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2、城中村微改造案例——猎德村改造项目。猎德村是广州城市更新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通过对旧建筑改造和环境整治,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保留了村子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建筑。该项目通过改造提升公共设施、绿化环境以及建筑立面,使城中村焕然一新。公共空间微改造案例——广州荔湾湖公园周边街区改造。
3、城市微更新的发展与实践包括口袋公园(袖珍公园)、“二战”后美国纽约帕雷公园、1975年纽约的格林埃克公园、中国上海的白云庭院以及朝阳区双井街道的微空间“井点”。这些案例展示了微更新如何通过小尺度的空间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新加坡的花园城市规划:新加坡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1965年起,政府便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理念,并实施了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和公园建设等措施。新加坡要求每个镇区至少拥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并在500米范围内设置5公顷的公园。
该设计获奖情况包括竞赛中标、全国2008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以及重庆市2006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设计强调东西区的特色,东区以“共生”为主题,强调城市与自然、工作与休闲的融合;西区则以“共享”为主题,注重校园与社会的融合。
优秀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展示国内城市规划设计中,西安奥体中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布局脱颖而出。作为国内首个5G全覆盖场馆,它重构了城市空间,提升了服务功能,打造了现代城市形象。其艺术体系围绕城市空间属性,构建了横轴纵带的布局,展现出一核多心、特色铸城的特色。
1、规划区以打造“北方物流第一县”为目标,旨在建设一个集货物储运、配送、加工、交易、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型物流中心。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整体协调,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实现物流经济区的全面发展。
2、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哈工大南北校区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秉持“两校区、双基地”的发展战略。此举旨在通过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哈尔滨、深圳、台北三地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优势以及人才潜力,搭建起一座连接海峡两岸三地文化的桥梁。
3、截止2021年10月,全国共有城市规划硕士招生院校28所。其中,985工程大学有14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4、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华南理工并列第四,六星专业的学校还有重庆大学与哈工大,另外还有些诸如武大、川大、浙大、华中科技大、中山大学等五星专业学校都不失为不错的选择。就算不看专业的因素,学校本身有的也是名气响当当的老牌985工程高校。
5、科研院所案例包括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这些案例体现了公司在科研单位数字化转型中的贡献,助力科研活动的高效、精准管理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