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创城时间为1994年。哈尔滨市于1994年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并开始了持续数年的努力和投入。创城工作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改善、公共秩序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创城过程中,哈尔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从1897年开始以哈尔滨为中心修筑中东铁路,哈尔滨作为城市开始兴建。1898年,沙俄曾将哈尔滨改称松花江市,1903年又复称哈尔滨市,俄国移民及其他欧洲移民开始大量移居哈尔滨。清亡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3年在哈尔滨设滨江县,1914年设滨江道。
3、另外一种说法:4月26日(他们到达后的第三周),城市(将来的)气象站的第一位站长韦谢洛夫佐洛夫弗恩在他的观察日记中做了第一描写,因此,可以把1898年4月26日这一天看成是哈尔滨的建城日(跟最初记在文件上的一样)。
4、哈尔滨在古代称为上京。这座城市是金朝和清朝的两个朝代的发祥地。在金朝收国元年,也就是1115年,金朝在上京建立了都城。到了金大定十三年,也就是1173年,上京再次被确立为陪都。
5、哈尔滨华南城是一个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红利村的大型综合性商贸物流项目,产权年限方面,商业部分为40年,住宅部分则为70年。该项目采用大产权房形式,于2012年6月2日开始建设,至2013年8月30日顺利竣工。
伪满时期哈尔滨仍然叫哈尔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城市名称并未改变。 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哈尔滨落入日本伪政权的统治之下。 尽管受到日伪统治,哈尔滨人民仍然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诞生了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新京(しんきょう,Hsinking),1932年由长春改名。(1932-1945)年8月为满洲国首都。随着1945年满洲国灭亡,新京改回长春至今。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成立“满洲国”,“满洲国”宣布定都长春,这一地名从1932年3月15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总共使用了13年零5个月。
第一点是高兰是伪满时期吉林省的城市,而胶卷应该是从高兰送往新京,新京是伪满首都,也是现在的长春市。第二点是哈尔滨是在滨江省境内,而胶卷是要用汽车运输,所以可以猜出高兰到哈尔滨市不远,应该也是滨江省内的城市。